主营:承包绿化工程,绿化树木,袋苗,果苗,地皮
5336
播种繁殖
1、种子的采集、选择和贮藏工作
当种子成熟时要及时采集,选择品种典型、性状优良、枝叶茂盛、无病虫害、正处壮年的母株采集种子。不同种类花卉种子的采收要掌握其成熟特征适时采收。如一串红种子呈深褐色,石竹种子呈黑色,天目琼花果皮呈红色,牡丹种子呈黑色时即可采收。而有些种类如凤仙花、蝴蝶花、飞燕草、矮牵牛、锦带花、丁香等,果实易开裂,需在开裂前及时采收,以避免种子散落。还有些种子是陆续成熟的,如枸杞、醉鱼草、一串红等,需随时观察,及时采收。
种子采收后,要分类编号,防止品种混杂,有的种类要及时洗去果皮,取出种子,晾干。有的要脱粒,清除杂质,经晾干,再精选,留下籽粒饱满的种子,扬弃瘪壳、破碎和霉变的种子。较后将种子放入特制的种子袋或信封中进行贮藏保存。一般花卉种子适宜于干藏的方法,在干燥、密封和低温的环境条件下,可以较长保持其生活力。通常将种子袋置于3-5℃的冰箱内贮存,种子生存寿命即可成倍增加。牡丹、芍药、白玉兰、玉兰、含笑等种子收获后,应采用沙藏层积处理法,即一层沙一层种子间隔排列,保持沙土湿润,使种子度过后熟期,沙藏到翌春播种。睡莲、玉莲的种子收后则必须贮藏于水中保存。
2、花卉种子的寿命
了解花卉种子的寿命,这在花卉的栽培上和花卉种子的使用、贮藏、采种及种子交换方面都有重要意义。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条件,主要是湿度、温度和气体。一般花卉种子在充分干燥后,密闭于瓶中,可长时间保持其寿命。研究表明,充分干燥的种子,能耐极低温度,也能耐极高温度。低温可以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,延长其寿命。氧气可以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,故排除氧气可以延长种子的寿命。影响种子寿命怕生理因素,一为种皮性质的改变,二为原生质活力的衰退。通常在充分
成熟后采收的充实种子,较在未充分成熟前采收的种子,其寿命较长。主要花卉种子寿命见表了。
3、花卉种子的播前处理
花卉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一定的处理,其目的是为消灭种了所带病菌,有的为促进发芽,有利生长,也有的是为打破休眠,使其提早发芽。大致有如下一些方法:
①种子消毒
可用0.1%升汞或0.3%硫酸铜溶液,或1%福尔马林溶液浸泡5分钟,然后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,即可播种。
②冷水或温水浸种
一般较易发芽的种子,可在播前用冷水或温水(35-40℃)浸种处理,待种皮变软后,即可取出播种。
③锉伤种皮
荷花、美人蕉、黄花夹竹桃及凤凰木等种子种皮较坚硬,不易吸水,可用锉刀磨破或刻伤种皮,再用温水浸泡24小时,种子即吸水膨胀,可加速其发芽。
④酸、碱处理
即采用酸、碱等药剂腐蚀种皮,以促其发芽的方法。用浓硫酸处理种子,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,处理后用清水冲洗净药剂。
⑤药剂处理
大花牵牛及广叶山黧豆的种子,在播种前用10-250毫克/升的赤霉素溶液浸种,可代替低温的作用,促进其发芽。
⑥超声波处理
西伯利亚鸢尾和夜落金钱超声波处理后,不仅能促进种子提前发芽,提高发芽率,而且能加速幼苗的生长。
⑦冰冻或低温层积法
对要求低温与湿润条件完成休眠期的花卉种子,如鸢尾、水苏、德国龙胆、飞燕草、长柔毛报春等有明显促进发芽的效果。
4、花卉种子的播种
露地花卉的播种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。一年生草花耐寒力弱,为此通常在春季晚霜过后播种。露地二年生花卉为耐寒性花卉,一般在炎夏过后秋凉时播种。露地二年生花卉为耐寒性花卉,一般在炎夏过后秋凉时播种,由于北方冬季严寒,故二年生花卉大多数种类需在冷床中越冬。宿根花卉的播种期以耐寒力强而异,耐寒性宿根花卉因耐寒力较强,春播、夏播或秋播均可,一般来说,以种子成熟后即播为好。芍药、鸢尾、飞燕草等的种子要求低温、温润完成休眠,必须秋播。
花卉的播种方式大致有3种:
① 撒播法
是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土面。由于播种量大,所生苗也多,过于拥挤,易造成徒长及病虫害的发生。盆播时多用此法。
②条播法
种子成行进行播种,各行保持一定的距离。由于行间大,日光充足,幼苗生长健壮。但在一定面积中,幼苗数不及撒播法多。此法多用于浅箱及温床中的播种。当品种较多而每种数量较少时也可采用。
③点播法
又称穴播法,是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开穴播种。一般每穴播种2-4粒,发芽后留一株生长健壮者,其余各株可移他处或拨除。此法日光照射及空气流通较为充分,幼苗生长也较健壮。此法按株行距的形式又有正方形、长方形和三角形之分。
播种时播种床应选富含腐殖质、轻松而肥沃的土壤或沙质壤土,日光充足、空气流通、排水良好的地方。进行整地时要求土壤湿润程度适宜,施以充分腐熟而细碎的堆肥或厩肥作基肥。在播种时较好适量施点过磷酸钙,有利根系健壮生长。床土整平后由于土壤太松,应进行一次镇压。播种时大粒种子可逐粒播下,细粒种子可先混合细沙后再播。播后覆土厚度取决于种子大小,一般大粒种了为种子高度的3倍左右;小粒种子以不见种子为度;细小种子所用覆土,较好用孔径0.3厘米的筛筛
过。播后床面覆盖稻草等物,再用细孔喷壶喷水。注意保持土壤湿润。
5、花卉种子播种后的管理
幼苗出土后,温度、湿度与光照要控制得当,这是幼苗能否健壮生长的关键。空气不流通、温度和湿度过高,使幼苗生长细弱,易患立枯病。要控制水分,增加光照。箱播和盆播的,要将玻璃或塑料薄膜逐步打开,先启开一缝隙,较后逐步拿掉,以降低温度,加快空气流通。喜阴花卉的幼苗,早晚也要见光,中午烈日时遮荫。总之,湿度不能过大,温度不能过高,光照不能太弱,并注意逐步锻炼,不要骤冷骤热、骤干骤湿。
由于播种时种子播得过密(尤其是撒播),当幼苗展开真叶时,会出现苗株拥护现象,争光争肥,引起病害发生,需要及时间苗。凡是染病的苗株,生长不良的徒长苗,一旦发现要随时拨除。间苗需进行多次,较好次按照合理的密度,等距离留苗,将过密株拨除,以后可以和移植结合进行。间下的苗如较为健壮、有2-3片真叶的,可移栽到园地和盆体中培养。每次间苗的株行距以真叶不相连接为度。间苗时注意不要累及留下的苗。
间苗后,幼苗迅速生长,到真叶充分展开后,这时应适时移植。移植前使土壤湿润,起苗时注意少伤根,根系尽量多带些泥。移栽苗可栽植在园地或花盆里。移栽露地的要事先整好地,施一次淡肥;盆栽的宜选泥盆,每盆一株或二三株,待长大后再套盆或分盆。栽后浇一次透水,使土壤与苗根密接。移栽后由于根部受伤,幼苗常出现暂时萎蔫现象,需加强管理,使春早日缓苗。故幼苗移植较好在阴天无风的日子,或在傍晚进行。一周内避免阳光直射。苗活棵后就可正常管理。
分生繁殖
1、花卉分生繁殖的特点
分生繁殖是利用花卉植物的一部分,如在其根际处萌生的小株、分蘖或球根等,分裂或切割成若干单株进行栽植的方法。这是较简单、较可靠的繁殖方法。其操作简便,成活率高,但繁殖率低,生产数量有限,不能满足大规模栽培的需要。
分生繁殖根据花卉植物生物学特性的不同,可分为两类:一分为株法,多用于丛生性强的花灌木和萌蘖力强的多年生草本花卉;二为分球法,多用于具有球茎、鳞茎等的球根类花卉。
2、花卉分株法进行的时期
落叶类花卉的分析繁殖应在休眠期进行。南方在秋季落叶后进行,此时空气湿度较大,土壤也不冻结。有些花卉入冬前还能长出一些新根,冬季枝梢也不易抽干,同时也有利缓和春季劳力紧张的状况。北方由于冬季严寒,并有干风侵袭,秋后分株易造成枝条受冻抽干,影响成活率,故较好在开春土壤解冻而尚未萌动前进行分株。
常绿类花卉由于没有明显的休眠期,但其无论在南方或北方,在科季大多停止生长而进入休眠状态,这时树液流动缓慢,因此多在春暖旺盛生长之前进行株,北方大多在移出温室之前或出室后立即分株。
07-12
08-19
05-23
06-21
07-18
07-20
¥0/棵
¥0/平方米
¥0/盆
¥0/棵
¥0/棵
¥0